作为华戎交会的都市,敦煌是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关键节点,孕育而生的敦煌文化集中展现了中西文化的荟萃,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8月17日至22日,时值习近平总书记调研考察莫高窟并在敦煌研究院座谈五周年、敦煌研究院成立八十周年之际,南京大学新生学院和哲学学院遴选哲学、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历史学等专业的33名本科生奔赴敦煌,在哲学学院邵佳德副院长、胡永辉副教授、赵立助理研究员和新生学院丁宇老师的带领下,探寻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蕴含的人文精神与价值理念,思考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文化使命。
8月17日至18日,研学团队赴敦煌研究院,听取学术讲座、参观专题展览。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声良研究馆员以“走向人间的净土——敦煌经变画艺术”为题做专题讲座。赵书记通过对比中国与印度、中亚的佛教艺术,强调敦煌经变画的独特文化价值,并从经变画中投射的世俗生活场景,剖析敦煌壁画的社会历史价值。讲座结束后,赵书记和研学团同学就“敦煌学研究的国际视角”“宗教图像和音乐艺术的表达”“造型艺术的意义及鉴赏方式”“文物保护的科技化”等问题展开深入交流,强调青年学子在研究和学习中开阔学术视野、开展实地考察的重要性。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元林研究馆员的讲座围绕“图像见证——从敦煌壁画看丝绸之路文化交融”展开。张副院长详细介绍了敦煌作为“华戎所交一都会”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生动诠释了“丝绸之路”沿线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融汇所具有的渐进性、多向性和多层次性特质。张副院长详细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有关“壁画遗迹的历史解释”“敦煌壁画的色彩选取”“现代文保壁画修复工艺”等问题,并结合自身研究,向同学们分享了阅读、研究传统文化典籍的方法和经验。哲学学院邵佳德副院长对敦煌研究院提供的学术支持表示感谢。邵副院长指出,赵声良书记和张元林副院长的讲座视野宏大、内容丰富,为同学们走进石窟提供了知识储备,更为同学们未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提供了方法论指引。
此外,敦煌研究院丝绸之路与敦煌研究中心李国研究馆员、敦煌学信息中心主任宋焰朋副研究馆员带领研学团参观敦煌学特藏室和“满世界寻找敦煌”专题展,介绍敦煌研究院80年的发展历程,讲解馆藏资料和展览陈列。同学们通过翻阅特藏室中的国内外敦煌研究论著和学术档案,观看展览所陈列的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荣新江教授在40年间寻访11个国家搜集敦煌文献的照片、档案、书信和学术研究成果,加深了对敦煌学的理解与认识。在参观期间,研学团带队教师同李国研究馆员、宋焰朋主任开展工作交流,就南京大学新生学院、哲学学院和敦煌研究院丝绸之路与敦煌研究中心、信息中心巩固合作基础、丰富合作渠道达成共识。双方将继续依托各自优势,共同探索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实践育人机制,提升青年学子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
8月19日至21日,研学团先后参观了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等敦煌研究院下辖石窟群,并考察敦煌市博物馆、阳关遗址和锁阳城遗址。通过参观石窟群,同学们对前期学术讲座和自主研学的内容形成了更为直接、真切的体验。栩栩如生的雕像、细致生动的壁画,展现了敦煌文化的精巧,凝结着不同文明交融演进的印记。戈壁荒漠中的烽燧、城台遗址见证了古丝绸之路的兴衰,诉说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演变。通过实地参观考察,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历史文明需要代代传承,文化遗产需要精心保护。同学们表示,不论是莫高窟的壁画研究,还是藏经洞的经书文集,都是先辈为我们遗留下来的璀璨瑰宝,将敦煌文化以至中华文明推向更广阔的世界需要青年学子踊跃加入,“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更是极大鼓舞了同学们深入思考青年学子传承中华文明的责任与使命。 南京大学“敦煌文化主题研学”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在实地考察之前,南京大学新生学院和哲学学院联合邀请敦煌研究院敦煌文献研究所所长赵晓星研究馆员来宁开设系列讲座。赵所长的讲座回顾了敦煌的由来与丝绸之路的历史,展示了石窟艺术、藏经洞文献等诸多敦煌学议题的研究现状,并对敦煌学的当代保护与传播作出了精彩阐释。在系列讲座的基础上,遴选出了一批对深入认识敦煌文化、了解敦煌学研究历史与现状具有浓厚学术志趣的学生,组成研学团开展本次研修考察。